发布时间:2025-04-05 07:59:41 来源:追踪报道网 作者:夜雨
甲辰年(2024)江南地母文化活动每年农历十月十八地母娘娘诞辰之际,壶镇项宅地母殿都会举行地母文化活动,吸引缙云本地及丽水、永康、仙居、磐安等周边地区的万余群众共赴盛会。甲辰年(2024)江南地母文化活动由中国民俗学会、缙云县民族宗教事务局指导;缙云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缙云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缙云县壶镇镇人民政府主办;缙云县江南地母文化研究会、缙云县壶镇镇苍源村委会承办;黄帝文化书院、河阳乡村研究院、丽水应星楼文化旅游有限公司、浙江龙聚祥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协办。缙云地母庙会历史悠久,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且一直保持了传统燎祭古礼,人民民众十分虔诚于地母文化。每到活动举办当天,天蒙蒙亮,大家就陆续来到了地母庙殿祈福、参会,其中不少都是远道而来。现场一位阿婆说自己每年在地母娘娘诞辰前一天凌晨他们就出发,三五人结伴从永康徒步而来,天亮刚好到达壶镇地母庙。可见,地母文化早已在民间深入人心。甲辰年(2024)江南地母文化活动当八支先锋队伍齐声长啸时,那声音仿佛穿越时空,将现场所有人的心紧紧相连;紧接着,十六面鲜艳夺目、制作精美的旗幡在鼓乐声中缓缓升起,随后又快速而有序地冲入人群中穿梭移动,形成了一道道流动的风景线。这种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表演形式,不仅让观众感受到了传统艺术之美,也让整个文化节的氛围变得更加庄重肃穆。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地母文化发展的专家、学者和嘉宾们为江南地母文化活动站台打气。2018年首届江南地母文化活动成功举办以来,经过六年的打磨,江南地母文化活动逐渐形成庄严、肃穆、规范的模式,并于2023年1月被选入浙江省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弘扬非遗文化任重道远。成为省级非遗项目是缙云地母文化过去取得的社会认可,也是缙云地母文化继续发展的开始。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需要更多人积极参与。让缙云地母文化、慈孝文化等优秀文化,成为更具影响力的缙云文化品牌。中国民俗学会会长,山东大学特聘教授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 叶 涛先生宣布本次活动开幕缙云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曹雄英为活动开幕 讲话壶镇镇人民政府镇长:王永安 先生为活动致辞地母祭祀大典大典司仪浙江龙聚祥文化传媒董事长丁泽强先生盥手就位地母祭祀大典是整个地母文化活动中的核心内容,通过庄严肃穆的祭祀仪程向社会大众传递地母文化中“大慈、大孝、大爱、大同”和“敬畏自然,尊重生命”的文化理念,同时通过全场礼拜环节让现场群众共同参与典礼。依照传统祭祀议程,祭祀大典分为十项内容寓意十全十美,分别为:击鼓鸣锣、敬上高香、敬献茶帛、敬献花篮、敬献五谷特产、恭读祭文、敬献祭品、礼拜祈福、恭献祭舞、 献祭望燎。击鼓鸣锣在气势恢宏的锣鼓声中庄严的祭祀大典正式拉开序幕敬献高香浙江奕鼎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汪叶挺 先生敬上高香浙江晨龙锯床股份有限公司 总经理丁侠胜 先生敬上高香浙江万客隆商贸有限公司 董事长赵葛斌先生敬上高香浙江仙都缝制设备有限公司 总经理吕佩效先生敬上高香缙云县九州混凝土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辰舜开元名都酒店董事长朱建俊先生敬上高香敬献茶帛浙江晨龙锯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丁泽林先生敬献黄茶缙云县江南地母文化研究会会长项爱丹女士敬献黄帛敬献花篮敬献供品敬上谷、豆、粟、稷、麦五谷敬上爽面、金针、板栗、茭笋、茶叶地方特产恭读祭文甲辰年(2024)江南地母文化活动祭地母文维公元2024年,岁次甲辰,逢农历十月十八地母诞辰,值此大吉之日,四海贤达、八方民众心怀感恩,共聚项宅地母殿,敬以五谷时鲜,举以隆重礼仪,祭告地母。辞曰:远古千秋 天地苍茫 地母降世 化身女娲抟土造人 凡间始旺 炼石补天 众生安详定制婚姻 人伦有章 千姿万物 生生绵长母教慈孝 颂善传良 圣母厚恩 永世不忘当今世界 纷繁芜杂 态势不稳千变万化地母恩泽 佑我中华 吾众齐心 国富民强文明进步 科技发达 上天入海 实干兴邦自由平等 文明祥和 伟大复兴 万世兴旺黄帝缙云 地分三乡 农工并举 日益富强千年壶镇 工贸发达 慈孝传家 百业顺昌文化引领 高歌起航 科技创新 世界名扬初心不改 再创辉煌 告慰地母 永佑荣光伏惟尚飨!敬献祭品敬上纸马信众代表敬上金银山信众代表敬上南北斗礼拜祈福双手合十、与心相连全场人员向地母娘娘行礼感恩地母保佑!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感恩地母保佑!事业有成、兴旺发达!感恩地母保佑!家庭美满、平安健康!恭献祭舞恭献祭舞主要以地母庙会原创舞蹈《地母赞》为主,民众排演的节目也参与其中。《地母赞》是为了通过开天辟地、生生不息、盛世长歌、天下太平四个篇章来展示地母文化内涵。开天辟地以隆隆鼓声开篇,象征着地母为开天辟地以来第一位创世女神。生生不息生生不息篇章采用钢叉舞的形式呈现,寓意人类在地母创世造人后智慧、勤劳、艰辛的去创造和发展。盛世长歌盛世长歌的寓意在于人类发展欣欣向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文明昌盛。天下太平天下太平演绎了女娲补天的画面,寓意我们人类要敬畏自然,珍爱生命才能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献祭望燎献祭望燎这一礼制源自殷商时期,参与人员在“望燎位”观看,以尽恭敬之情,进行“望燎”。结缘施福为了确保每一位参与者都能享受到这次盛会的乐趣,江南地母文化研究会精心准备了一系列贴心的服务和礼物。他们为前来参会的每一位群众送上雨伞、面包、水果等物品,以此表达对他们的欢迎与祝福。这些小小的心意不仅体现了主办方的热情好客,也象征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盼。在这样一个充满温暖与关怀的日子里,人们不仅能够深入了解和体验独特的地母文化,还能通过各种互动活动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与友谊。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在这里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所在。此外,还有许多志愿者参与其中,帮助维持现场秩序并提供必要的支持,使得整个活动更加顺利有序地进行。精彩花絮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演员们在积极参与地母文化活动的表演背后,是无数次的排练和努力,他们的每一次亮相不仅是对表演坚持与热爱,更是表达了对地母娘娘最虔诚的敬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相关文章